【故虽有名马翻译】一、
《故虽有名马》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讲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感慨和愤懑。其中“故虽有名马”是文章的开头句,意为“虽然有千里马”,引出了全文的核心观点:没有伯乐,千里马也难以被发现。
本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识别与任用的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启示。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故虽有名马 | 虽然有千里马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只能辱没在奴仆手中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槽旁 |
不以千里称也 | 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
马之千里者 | 千里马这类动物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一顿饭有时能吃掉一石粮食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这种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貌无法表现出来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就连普通的马都不如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三、简要分析:
韩愈在《马说》中以“千里马”自喻,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他指出,若没有“伯乐”,再优秀的马也无法被识别和重用。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深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文章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故虽有名马”这一句,引出整篇文章的主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总结:
《故虽有名马》不仅是对千里马命运的描写,更是对人才被忽视、被埋没现象的批判。它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和珍惜人才,同时也鼓励有才华的人积极寻求机会,不被环境所困。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