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是什么意思】“鸿鹄”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被用来比喻志向远大、有抱负的人。在古代文学中,“鸿鹄”也常与“燕雀”相对,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以下是对“鸿鹄”一词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hóng hú |
本义 | 鸿:大雁;鹄:天鹅。泛指大鸟或高飞的鸟 |
引申义 | 比喻志向高远、胸怀大志的人 |
出处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文化内涵
“鸿鹄”在古代诗词和文章中经常出现,多用于表达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例如:
- 《史记·陈涉世家》 中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小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的志向呢?”,表达了陈胜年轻时就怀有远大抱负。
- 在现代语境中,“鸿鹄”也被用来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目标,不满足于现状。
三、常见用法
用法 | 示例 |
作为比喻 | “他从小就有鸿鹄之志,立志要成为科学家。” |
作为成语 |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
文学作品中 | “愿乘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诗中也有类似意境) |
四、与“燕雀”的对比
项目 | 鸿鹄 | 燕雀 |
象征 | 志向远大 | 眼光短浅 |
常见搭配 | 鸿鹄之志 | 燕雀安知 |
用途 | 表达理想与追求 | 表达平庸与局限 |
五、总结
“鸿鹄”一词不仅是一种鸟类的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远大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它在古文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要有更高的目标,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束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鸿鹄”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境界。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故或延伸内容,可参考《史记》《战国策》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