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的拼音】“班门弄斧”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个成语出自《文心雕龙·论说》,原意是说在鲁班(古代著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事,显得非常不自量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班门弄斧 |
拼音 | bān mén nòng fǔ |
注音 | ㄅㄢ ㄇㄣˊ ㄋㄨㄥˋ ㄈㄨˇ |
出处 | 《文心雕龙·论说》 |
释义 |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不自量力、班门弄斧 |
反义词 | 虚心求教、谦虚谨慎、知难而退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例子 | 他在专家面前谈论专业问题,简直是班门弄斧。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班门弄斧”最早出现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中,原文为:“班门弄斧,不自量也。”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广泛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用来批评那些在专业人士面前炫耀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的人。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适用场合:多用于批评他人在行家面前卖弄或不懂装懂。
- 语气:带有贬义,表示对行为的不认可。
- 常见搭配:如“班门弄斧地发表意见”、“班门弄斧般展示技能”。
四、总结
“班门弄斧”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在行家面前不自量力地表现自己。其拼音为 bān mén nòng fǔ,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不当表达。了解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