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诗赏析】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反衬出社会的萧条与人民的悲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史”的风格,也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春望》 | 
| 作者 | 杜甫(唐代) |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战乱带来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 | 
| 诗句原文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破碎、战乱频仍的沉痛之情,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深切思念。 | 
| 艺术特色 |  -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 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 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 
| 代表诗句解析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虽已破败,但山河依旧,春天来临,草木茂盛,反衬出战乱后城市的荒凉与人心的凄苦。 | 
| 历史评价 | 被视为杜甫“诗史”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三、结语
《春望》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最深刻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温暖。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