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痈遗患什么意思】“养痈遗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在问题或隐患出现时,不及时处理,反而任其发展,最终导致更大的祸患。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因小失大。
一、成语解析
出处: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政者,当知其害,而弗能去也,是谓养痈。”
字面意思:养,即培养;痈,指毒疮;遗患,留下祸患。
比喻意义:对已经存在的错误、问题或不良现象,不加以纠正和处理,任其发展,最终会酿成大祸。
二、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养痈遗患 |
| 拼音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 出处 | 《左传·隐公六年》 |
| 含义 | 对已存在的问题不加处理,任其发展,最终引发更大祸患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警示,强调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 近义词 | 积重难返、养虎遗患、姑息养奸 |
| 反义词 |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及早处理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管理领域:某公司发现员工迟到早退现象,但认为“小事”,不予重视,结果导致整体纪律松散,影响公司运营。
2. 个人生活:一个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最终患上严重疾病。
3. 政策制定:政府对某些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最终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四、使用建议
“养痈遗患”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成语,适用于以下场合:
- 批评拖延处理问题的行为;
- 强调预防和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 在写作或演讲中增强说服力,提醒读者或听众关注细节与长远影响。
五、结语
“养痈遗患”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提醒。面对问题,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或忽视。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和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