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关隘或要塞。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对剑门关的描述,后来广泛用于文学和军事领域。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一夫 | 一个人,指一个守关者 | 
| 当关 | 把守关口 | 
| 万夫 | 上万的人 | 
| 莫开 | 无法打开,无法突破 | 
整句意思是:只要一个人把守关口,即使有上万的敌人也无法攻破。强调的是地势险要、防守坚固的特点。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曰:‘……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诸葛亮在评价蜀汉的地理防御时,特别提到剑门关(即剑阁)的险要,认为其易守难攻,是蜀地的重要屏障。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应用举例 | 
| 军事防御 | 描述关隘、要塞的易守难攻 | 
| 文学描写 | 用于描绘山川险峻、战略要地 | 
| 口语表达 | 形容某个地方难以被攻破或控制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一夫守关,千军莫入、天险难越 | 
| 反义词 | 易攻难守、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 
五、总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地理与军事结合的象征。它强调了地形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险要的利用智慧。在现代,这一成语依然常用于形容某些关键位置的防御能力极强,或者某种局面难以被打破。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和常见用法进行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结构,力求贴近自然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