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里的苟是什么意思】“一丝不苟”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做事非常认真细致,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对其中的“苟”字产生疑问:这里的“苟”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成语释义
“一丝不苟”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他虽是世家子弟,却十分好学,读书一丝不苟。”意思是形容做事极其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敷衍了事。
二、“苟”的含义解析
在“一丝不苟”中,“苟”并不是我们日常口语中常听到的“苟且”或“苟活”等意思,而是有其特定的语义。
- “苟”在古汉语中的常见含义:
- 马虎、随便:如“苟且偷生”中的“苟”就是“马虎、随便”的意思。
- 轻率、草率:如“苟同”表示随便同意。
- 勉强、凑合:如“苟延残喘”中的“苟”是“勉强维持”的意思。
但在“一丝不苟”中,“苟”指的是“马虎、随便”,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三、成语结构分析
| 成语 | 结构 | 含义 |
| 一丝不苟 | “一丝” + “不苟” | “一丝”指极细小的部分;“不苟”即“不马虎”。整体表示做事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 |
四、使用场景与例句
- 使用场景:常用于表扬他人做事严谨、细致,或者自勉要更加认真。
- 例句:
-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
- 这份报告写得非常认真,可谓一丝不苟。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一丝不苟 |
| 出处 | 《儒林外史》 |
| “苟”的意思 | 马虎、随便 |
| 整体含义 | 做事非常认真细致,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
| 使用场景 | 表扬或自我要求做事严谨、细致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丝不苟”中的“苟”并非贬义词,而是强调做事态度的严谨和细致。理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表达对认真态度的认可与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