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一、文章总结
《山坡羊·骊山怀古》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作品。全曲以骊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昔日繁华的对比,表达了对王朝兴衰、人民苦难的深刻感慨。文中通过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的回顾,揭示了统治者奢侈享乐带来的后果,并借古讽今,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本文将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首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 作者 | 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
| 体裁 | 散曲·小令(“山坡羊”是曲牌名) |
| 创作背景 | 张养浩在游览骊山时,触景生情,联想到历代帝王的奢靡与百姓的苦难,写下此曲,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 原文 | 骊山四望,阿房宫废,咸阳城破。 只留下、几行残碑,数段断垣。 秦王雄略,汉帝威风,都成了尘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原文根据常见版本整理,略有删减) |
| 注释 | - 骊山:位于陕西临潼,古代帝王常在此修建宫殿。 - 阿房宫:秦始皇所建,后被项羽焚毁。 - 咸阳城:秦朝都城,后被战火摧毁。 - 残碑、断垣:指历史遗迹。 - 秦王、汉帝:泛指历代帝王。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点明主旨,强调无论王朝兴衰,百姓始终受苦。 |
| 翻译 | 站在骊山上远望,曾经的阿房宫已成废墟,咸阳城也早已倾塌。 只剩下几块残破的石碑和几段断裂的城墙。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汉武帝的威风霸气,如今都化作了尘土。 无论是国家兴盛还是灭亡,百姓始终承受着苦难。 |
| 赏析 | - 情感深沉:全曲以历史遗迹为切入点,引发对过往辉煌与现实惨状的强烈对比,情感真挚。 - 主题深刻:通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名句,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悲惨命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语言简练:全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极具艺术感染力。 - 借古讽今:虽写历史,实则针砭时弊,体现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
三、结语
《山坡羊·骊山怀古》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的佳作。张养浩以冷静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民的苦难,使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之美之余,也能思考现实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这首曲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