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龄分析表指什么】账龄分析表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布情况。通过该表格,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时间段内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从而评估客户信用状况、预测坏账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催收策略。
账龄分析表通常按照账龄区间(如30天以内、31-60天、61-90天、90天以上)对欠款进行分类统计,帮助企业识别哪些账款已经逾期较久,需要优先处理。这种分析对于优化现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账龄分析表
| 账龄区间 | 应收账款金额(元) | 占比(%) | 备注 |
| 0-30天 | 120,000 | 40% | 正常账期,回收率较高 |
| 31-60天 | 60,000 | 20% | 需关注,可能有逾期风险 |
| 61-90天 | 30,000 | 10% | 部分客户存在延迟付款 |
| 90天以上 | 90,000 | 30% | 高风险账款,需重点催收 |
| 合计 | 300,000 | 100% |
账龄分析表的作用:
1. 评估客户信用:通过账龄分布,判断客户的付款习惯和信用水平。
2. 预测坏账风险: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有助于提前做好准备。
3. 优化资金管理: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流动,避免因应收账款过多影响正常运营。
4. 提高催收效率:明确哪些账款需要优先催收,提升回款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客户结构,灵活设置账龄区间,并定期更新账龄分析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