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简介100字关于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这一天是吉祥的日子,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等习俗,寓意避灾祈福。重阳节也承载着尊老敬老的文化内涵,2012年起被定为“老年节”。
重阳节由来总结与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节日名称 | 重阳节 |
| 另称 | 登高节、老人节 |
| 时间 | 农历九月初九 |
| 名称由来 | “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
| 传统习俗 | 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 |
| 文化意义 | 避灾祈福、尊老敬老 |
| 现代意义 | 2012年起成为“老年节” |
重阳节源远流长,既有自然节气的象征,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通过了解其历史渊源,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