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知识 >

筑宾穴的位置和作用

2025-11-25 09:15:27

问题描述:

筑宾穴的位置和作用,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09:15:27

筑宾穴的位置和作用】筑宾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厥阴肝经。在临床中,该穴位常用于治疗与肝经相关的疾病,如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等。以下是关于筑宾穴的详细位置和作用总结。

一、筑宾穴的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筑宾
英文名称 Zhù Bīn
经络归属 足厥阴肝经
拼音 Zhù Bīn
隶属部位 下肢内侧
定位方式 膝下三寸,内踝上七寸(或称“内踝尖上七寸”)
作用 疏肝理气、调理气血、缓解疼痛

二、筑宾穴的具体位置

筑宾穴位于人体的下肢内侧,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取穴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从内踝尖向上量七寸(约一夫),在胫骨内侧面后缘,即为筑宾穴。

- 解剖结构:该穴位于胫骨内侧缘,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布。

- 常见标志:可结合“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辅助定位。

三、筑宾穴的主要作用

1. 疏肝理气

筑宾穴属肝经,对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胸闷、情绪抑郁等症状有良好调节作用。

2. 调理气血

通过刺激此穴,有助于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尤其适用于下肢寒湿、经络阻滞的情况。

3. 缓解腹痛

对于因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 治疗疝气

在中医临床中,筑宾穴常用于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疝气等病症。

5. 调理妇科疾病

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等妇科问题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四、使用注意事项

- 针刺深度:一般为0.5~1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破损或严重皮肤病者不宜针刺。

- 配合使用:可与“太冲”、“三阴交”等肝经穴位配合使用,增强疗效。

五、总结

筑宾穴作为足厥阴肝经的重要穴位,在中医治疗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主要功能在于疏肝理气、调理气血、缓解疼痛等,适用于多种肝经相关疾病的调理。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穴位或经络知识,欢迎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