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是什么意思】“自顾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忙于应付自己的事情,没有精力或能力去帮助别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自身处境困难、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无法顾及他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自顾不暇 |
| 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君之疾,若不及此,吾将自顾不暇。” |
| 释义 | 自己都顾不过来,没有余力顾及他人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个人因自身问题而无法帮助他人的情况 |
| 近义词 | 无暇顾及、力不从心、自顾自 |
| 反义词 | 全力以赴、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句 |
| 工作繁忙 | 他最近工作太忙了,真是自顾不暇,连朋友的电话都没时间接。 |
| 家庭压力大 | 孩子生病住院,她整天围着医院转,真是自顾不暇。 |
| 经济困难 | 她家最近经济紧张,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钱旅游?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要和“自顾自”混淆:虽然两者都有“自己”的意思,但“自顾不暇”强调的是“没有能力帮助别人”,而“自顾自”更偏向于“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感受”。
2. 避免滥用: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只是“暂时没空”,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自顾不暇”,否则可能显得过于夸张。
3. 语气较重:该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无奈或责备意味,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四、总结
“自顾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表达人在面对自身困境时,无力顾及他人的情形。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状态。在写作或口语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词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