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怎么读】“樽俎”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酒器和食器,引申为宴席、酒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古典文学作品。
一、
“樽俎”由“樽”和“俎”两个字组成:
- “樽”:指酒杯,古代盛酒的器皿。
- “俎”:指切肉的砧板,也泛指食器或宴席上的用具。
因此,“樽俎”整体常用来表示宴席、酒席,有时也象征礼仪、宴会等场合。
在发音上,“樽”读作 zūn(第一声),“俎”读作 zǔ(第三声)。所以“樽俎”的正确拼音是 zūn zǔ。
二、表格展示
| 字 | 拼音 | 声调 | 含义说明 | 举例 |
| 樽 | zūn | 第一声 | 酒杯,盛酒的器具 | 樽中酒 |
| 俎 | zǔ | 第三声 | 切肉的砧板,后泛指宴席用具 | 樽俎之间 |
三、拓展知识
在古文中,“樽俎”常与“兵戎”相对,表示和平的宴饮场面。例如《左传》中有:“以樽俎之礼待人”,意为以礼仪对待他人,体现文明与礼貌。
此外,在现代语境中,“樽俎”也可用于形容高雅的宴会或社交场合,如“尊贵的樽俎之仪”。
四、小结
“樽俎”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读音为 zūn zǔ,主要表示宴席或礼仪场合。虽然不常用,但在文学和历史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提升语言素养和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