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提面命是什么意思】“耳提面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载弄之瓦,维其将之。无毁厥躬,无忝尔祖。”后来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类似表达:“父命呼,唯谨对;母命呼,唯谨对。耳提面命,教以善道。”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耳朵被拉住,脸对着脸地叮嘱。形容长辈对晚辈非常恳切、细致地教导或劝诫。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耳提面命 |
拼音 | ěr tí miàn mìng |
出处 | 《诗经·大雅·抑》、《礼记·曲礼上》 |
释义 | 形容长辈对晚辈非常恳切、细致地教导或劝诫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他人认真、耐心的指导 |
近义词 | 耳濡目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
反义词 | 不闻不问、敷衍了事、漠不关心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教育 | 父亲耳提面命地教导儿子要诚实守信。 |
学校教学 | 老师耳提面命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
工作指导 | 上司耳提面命地提醒员工注意工作细节。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严厉批评”
“耳提面命”强调的是耐心、细致的教导,而不是严厉的责骂或训斥。
2. 误认为是“命令”
虽然有“命”字,但更多是劝导和指导,而非强制性的命令。
3. 使用范围较窄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指导,不适合用于平辈之间。
四、总结
“耳提面命”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长辈对晚辈的悉心教导与关怀。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炼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重视礼仪与教育的价值观。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仍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古文知识,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