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暮云平什么意思】一、
“千里暮云平”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而“千里暮云平”则是对远望景象的描写。
“千里暮云平”字面意思是:千里之外的傍晚天空中,云层低垂、广阔无边,显得非常平缓。这句诗描绘的是边塞之地辽阔、苍茫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壮阔而宁静的意境。
从文学角度分析,“千里暮云平”不仅写景,还暗含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叹以及内心的感慨。它体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的特点,画面感极强,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王维《使至塞上》 |
原文句子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句子解析 | “千里暮云平”意为:千里之外的傍晚,天空中的云层低垂、广阔无边,显得平缓。 |
意境 | 描绘边塞辽阔、苍茫的景色,表达壮阔而宁静的意境。 |
文学特色 | 体现“诗中有画”的风格,画面感强,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 |
作者背景 |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充满自然之美与哲思。 |
诗歌主题 | 表现边塞风光,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家国的思考。 |
三、结语
“千里暮云平”虽仅四字,却蕴含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寄托了诗人对边塞风土人情的深刻感受。通过这一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王维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中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