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目虎吻是什么意思】“鸱目虎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相貌凶恶、神情狠厉。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多用于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鸱目 | “鸱”是一种猫头鹰,古人认为这种鸟的眼睛锐利、目光凶狠,用来比喻人的眼神凶恶。 |
虎吻 | “吻”指嘴唇或面部,虎的嘴部宽大、牙齿锋利,用来形容人的面容凶猛、有威慑力。 |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眼睛瞪得很大,嘴唇突出,样子看起来非常凶狠,常用于描述面目可憎、心地不善之人。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原文 | “项王瞋目而叱之,左右皆靡。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其意气风发,鸱目虎吻。”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描写或历史人物刻画中,强调人物的凶狠、威严或邪恶气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狰狞可怖、面目狰狞、凶神恶煞 |
反义词 | 温和可亲、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文学作品 | 描写反派角色或恶劣人物形象时常用。 |
历史评价 | 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外貌或性格进行描述。 |
日常口语 | 有时也用于形容某人表情凶狠、令人畏惧。 |
五、总结
“鸱目虎吻”是一个具有强烈形象感的成语,通过“鸱”与“虎”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面容凶恶、眼神凌厉的样子。它不仅用于文学创作,也常用于对人物外貌或性格的直观描述,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成语 | 鸱目虎吻 |
含义 | 形容人面目凶恶、神情狠厉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描写人物外貌或性格,多含贬义 |
近义词 | 狰狞可怖、面目狰狞 |
反义词 |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