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古诗】《垓下歌》是西汉时期著名军事家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作的一首悲壮诗篇,体现了他面对失败时的英雄气概与无奈情绪。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反映了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风云。
一、
《垓下歌》全文如下: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分为四句,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全诗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如山的绝境中,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爱妾虞姬的深情告别。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展现了项羽昔日的英勇与豪气,“时不利兮骓不逝”则表现了他对时运不济的无奈,“骓不逝兮可奈何”进一步强调了他无能为力的痛苦,“虞兮虞兮奈若何”则是对虞姬的深切哀怜。
二、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项羽(西汉初年军事家) |
创作背景 | 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困,最终自刎乌江 |
诗歌体裁 | 古体诗(乐府诗) |
诗句内容 | 四句,每句五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
主题思想 | 表达英雄末路的悲壮与无奈,以及对爱情的眷恋 |
语言风格 | 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充满悲情色彩 |
历史意义 | 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壮诗之一,反映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变迁与人物命运 |
文学价值 | 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千古悲歌之首” |
三、结语
《垓下歌》虽短,却字字千钧,充分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复杂心理与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学的瑰宝。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项羽的悲壮情怀,也能体会到古代诗人如何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