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故事概括】《桃园三结义》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共同立志匡扶汉室的传奇经历。这段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人重情重义的精神,也奠定了三人日后在乱世中并肩作战的基础。
一、故事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刘备虽出身皇室后裔,但家境贫寒,靠织席贩履为生;关羽原是逃犯,后成为武将;张飞则是屠夫出身,性格豪爽。三人虽身份各异,但志向相同,都希望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二、结义过程
一日,刘备在涿郡(今河北涿州)闲逛时,遇到关羽和张飞。三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们决定以“忠义”为本,结为兄弟。于是,在桃花盛开的桃园中,三人焚香祭天,对天盟誓,正式结为异姓兄弟:
- 刘备:长兄,仁德宽厚,心怀天下。
- 关羽:次弟,忠义无双,勇猛过人。
- 张飞:三弟,性格豪迈,力大无穷。
三、结义的意义
桃园三结义不仅是三人友情的象征,更代表了古代士人追求理想、共赴国难的精神。他们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忠诚与义气的典范。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故事名称 | 桃园三结义 |
出处 | 《三国演义》 |
结义人物 | 刘备、关羽、张飞 |
结义地点 | 桃花盛开的桃园 |
结义时间 | 东汉末年 |
结义目的 | 共同匡扶汉室,建功立业 |
三人身份 | 刘备(皇室后裔)、关羽(武将)、张飞(屠夫) |
结义誓言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
故事意义 | 体现忠义精神,象征兄弟情谊 |
通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英雄人物如何在动荡年代中坚守信念,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命运的挑战。这段历史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中“义”字精神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