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而不溢成语的意思】“满而不溢”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虽然原句并未直接使用“满而不溢”,但后人根据其含义引申出此成语,意指事物达到极盛状态,但不会因此而溢出或失控。常用来形容人的德行、才能、成就等达到顶峰时仍能保持谦逊与节制,不骄不躁。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盈而不亏”的智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常用于描述国家、社会或事业在发展到高峰时仍能稳健前行的状态。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满而不溢 |
出处 | 原文未见,后人引申自《周易·大有》 |
含义 | 形容事物达到极盛状态而不至于溢出或失控,多用于形容人德行、才能、成就等达到顶峰时仍能保持谦逊与节制。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或事物在高度发展时仍能保持稳定和适度。 |
近义词 |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知足常乐 |
反义词 | 溢于言表、得意忘形、过犹不及 |
说明:
“满而不溢”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或处于高位时,应保持清醒和克制,避免因过度膨胀而失去根基。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职场、家庭乃至国家治理中,都能体现出其深远的价值。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文化的内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智慧,实现更和谐、平衡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