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呢】“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很多人在使用这个词时可能只是知道它的表面意思,但对其背后的含义和用法并不完全清楚。本文将从定义、来源、用法及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
一、定义总结
“名副其实”字面意思是“名声和实际相符合”。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不仅有好的名声,而且确实具备相应的品质、能力或成就。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与“实”的一致,是一种正面评价。
- “名”:指名声、名誉、称号。
- “副”:意为“符合”、“相称”。
- “实”:指实际的情况、事实、能力等。
因此,“名副其实”可以理解为“名不虚传”或“实至名归”。
二、来源与出处
“名副其实”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故能名副其实。”后来在历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名实相符”的常用表达方式。
三、常见用法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说明 |
表扬优秀人物 |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 强调他的科学成就与名声相符。 |
描述优质产品 | 这款手机是名副其实的好品牌。 | 指产品质量与口碑一致。 |
评价事件结果 | 这次比赛的结果名副其实。 | 表示结果与预期一致,没有出乎意料。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对象:不能用于贬义或负面评价。例如:“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坏人”是错误的用法,因为“名副其实”通常用于正面评价。
2. 搭配不当:不要说“名副其实的失败”,这不符合成语的语义。
3. 语境不符:如果一个事物的名声和实际情况不一致,就不能用“名副其实”。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词语 | 含义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实至名归、货真价实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
六、总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表达“名实相符”的成语,常用于褒义语境中,强调一个人或事物的声誉与其实际表现一致。掌握其正确用法,有助于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名副其实 |
含义 | 声名与实际相符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正面评价 |
常见误用 | 不适用于负面评价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
如你对“名副其实”的具体应用场景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