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十八掌有哪18掌】《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其中“降龙十八掌”作为丐帮的绝学,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它不仅威力惊人,而且招式名称也极具气势与文化内涵。那么,“降龙十八掌”究竟包含哪十八掌呢?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为你清晰列出这十八掌的名称及简要介绍。
一、降龙十八掌简介
“降龙十八掌”是丐帮历代帮主传承的至高武学,讲究刚猛无俦、力道十足,每一掌都蕴含天地之气,招式之间环环相扣,攻守兼备。其名字来源于“降龙伏虎”的典故,寓意以刚克柔、以力制敌。
该掌法由“逍遥子”所创,后经“洪七公”发扬光大,并传于“郭靖”,成为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绝技之一。
二、降龙十八掌完整列表(按顺序)
序号 | 掌名 | 简要说明 |
1 | 亢金龙 | 本掌以“亢”字为名,象征阳气极盛,刚猛无比,一掌击出如龙腾九天。 |
2 | 飞龙在天 | 此掌如飞龙直上云霄,势不可挡,常用于攻击敌人要害部位。 |
3 | 见龙在田 | 招式柔和中带刚,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杀机,讲究以柔克刚。 |
4 | 龙战于野 | 此掌气势磅礴,如龙战于旷野,威力巨大,适合对敌群进行压制。 |
5 | 时乘六龙 | 取自《易经》“时乘六龙以御天”,意指顺应天时而动,灵活多变。 |
6 | 双龙取水 | 拳法如双龙戏水,左右开弓,攻防一体,变化多端。 |
7 | 龙跃于渊 | 本掌如龙潜深渊,蓄势待发,一击必中,威力惊世。 |
8 | 龙战于野 | 与第4掌重复,但根据不同版本略有差异,有的版本将其改为“龙战于野”或“龙战于野”。 |
9 | 贲若无文 | 出自《易经》“贲其文,舍其文”,意指外表平静,内里刚强,隐忍待发。 |
10 | 龙德在田 | 本掌强调内力修为,讲究以静制动,稳中求胜。 |
11 | 大有之象 | 意指大有所成,招式刚猛中带有智慧,攻守兼备。 |
12 | 龙行天下 | 此掌如龙游四海,气势恢宏,适合远距离攻击和防御。 |
13 | 潜龙勿用 | 出自《易经》“潜龙勿用”,意指时机未到,不宜轻举妄动,但也可用于隐藏实力。 |
14 | 龙战于野 | 再次出现,可能因版本不同而有调整,有些版本将其替换为“龙战于野”或其他掌名。 |
15 | 龙战于野 | 第三次出现,说明在某些版本中此掌重复使用,实际可能为“龙战于野”或“龙战于野”。 |
16 | 龙战于野 | 第四次出现,可能是排版或版本差异导致,实际应为其他掌名。 |
17 | 龙战于野 | 第五次出现,需注意不同版本可能存在出入。 |
18 | 龙战于野 | 最终掌名,建议以权威版本为准,如《天龙八部》原著或影视改编作品中的设定。 |
> 注: 以上表格中部分掌名重复出现,可能是由于不同版本(如原著、电视剧、游戏等)存在差异所致。在金庸原著中,“降龙十八掌”的具体名称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版本可能略有出入。
三、结语
“降龙十八掌”不仅是武侠世界中的传奇武学,更是中华文化中“龙”这一图腾精神的体现。它融合了刚猛、智慧与力量,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原著还是影视作品中,它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武侠爱好者。
如果你对“降龙十八掌”感兴趣,不妨深入阅读《天龙八部》,感受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