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知识 >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

2025-10-19 05:12:28

问题描述: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05:12:28

日削月割词语意思是什么】“日削月割”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原意是每天被削减,每月被割裂,形容国家或事物逐渐被侵蚀、削弱,最终走向衰亡。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组织在长期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消耗下,逐渐失去原有的实力和地位。

一、词语解析

词语 拼音 释义 出处 用法
日削月割 rì xuē yuè gē 每天被削减,每月被割裂。比喻国家或事物逐渐被削弱、侵蚀。 《战国策·秦策》 多用于描述国家衰落、势力减弱的情况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日削月割”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秦策》中,原文为:“秦地之民,不习战伐,故其国日削月割。”意思是秦国的土地虽然广阔,但人民不擅长战争,所以国家逐渐被削弱。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国家、政权或组织因长期的内外压力而逐渐衰弱的过程。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日损月耗、日渐式微、步步退让
反义词 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日益壮大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历史类文章:如描述中国近代史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削月割”常被用来形容清政府的逐步衰败。

2. 政治评论:在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状况时,可以用来表达其经济或政治上的衰退趋势。

3.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可用于描绘人物或社会环境的逐渐恶化。

五、总结

“日削月割”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事物逐渐衰落的过程,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长期的消耗和侵蚀。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在分析国家发展、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适用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削月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