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知识 >

睚眦必报历史典故

2025-11-03 09:49:17

问题描述:

睚眦必报历史典故,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09:49:17

睚眦必报历史典故】“睚眦必报”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用来形容人对极小的仇恨或不满都一定要报复。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尊严和仇恨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睚眦”原指眼怒时瞪大的样子,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或不满。“必报”则是一定要报复的意思。因此,“睚眦必报”意指对微小的怨恨也要进行报复,形容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讲述的是秦相范雎因被魏国大夫须贾陷害,后来掌权后对须贾进行了严厉的报复。虽然故事中并未直接使用“睚眦必报”这一说法,但其精神内核与此成语高度契合。

二、历史典故解析

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 成语关联
范雎复仇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曾被魏国大夫须贾陷害,遭囚禁并受辱。后他逃至秦国,成为宰相,最终对须贾进行报复。 表现出对仇人不放过的态度,符合“睚眦必报”的精神
韩信忍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年轻时曾受市井恶少的羞辱,但他选择隐忍,后来成就大业。 反面例子,说明忍耐胜过报复
勾践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在战败后忍辱负重,最终复国成功。 强调忍耐而非报复,与“睚眦必报”形成对比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睚眦必报”虽常被用来批评人的狭隘心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坚持正义、维护尊严的表现。然而,过度的报复心理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

因此,面对矛盾与伤害,更值得提倡的是以理性、宽容的态度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报复。正如古人所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宽恕与包容才是更高层次的智慧。

四、总结

“睚眦必报”源于古代历史人物的复仇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仇恨和尊严的极端重视。虽然这一成语多用于贬义,但在特定情境下也有其合理性。现代人应从中吸取教训,学会用更成熟的心态面对人际冲突,避免因一时情绪而做出过激反应。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含义 对极小的怨恨也要报复
典型例子 范雎复仇、韩信忍辱、勾践复国
现代启示 宽容比报复更有力量

通过了解“睚眦必报”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人性与社会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