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借贷方各代表什么】在会计核算中,“应付职工薪酬”是一个重要的负债类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应支付给员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费等。了解该科目在借贷方的含义,有助于准确进行账务处理和财务分析。
一、基本概念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负债类账户相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具体来说:
- 贷方: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增加;
- 借方:表示企业已经支付或冲减的职工薪酬。
二、借贷方含义总结
| 科目名称 | 借方含义 | 贷方含义 |
| 应付职工薪酬 | 企业已支付或冲减的职工薪酬 | 企业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 |
三、具体应用说明
1. 贷方发生时:当企业计提职工薪酬(如发放工资、计算社保费用等)时,需将应付职工薪酬计入贷方,表示企业对员工的债务增加。
- 例如:计提本月工资10万元,会计分录为:
```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0,000
```
2. 借方发生时:当企业实际支付职工薪酬时,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减少,因此记入借方。
- 例如:支付上月工资9万元,会计分录为:
```
借:应付职工薪酬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
四、注意事项
-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余额通常为贷方,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总额;
- 若出现借方余额,可能表示企业多支付了薪酬,需及时查明原因并调整账务;
- 在月末结账时,需核对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是否与实际应付金额一致,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
五、总结
“应付职工薪酬”作为一项重要的负债科目,其借贷方向分别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薪酬和已支付或冲减的薪酬。正确理解其借贷含义,有助于规范会计操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