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多少年】雍正帝,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继顺治、康熙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雍正在位到底有多少年呢?本文将通过简要总结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这一信息。
一、雍正在位时间总结
雍正帝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在位时间为1722年至1735年,共计13年。他是在康熙帝去世后,经过九子夺嫡的激烈斗争后最终胜出,顺利继承皇位。雍正帝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尽管在位时间不长,但雍正帝以其勤政和务实著称,被誉为“千古一帝”之一。他的统治为后来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雍正在位时间表
| 项目 | 内容 |
| 全名 | 爱新觉罗·胤禛 |
| 年号 | 雍正(1722—1735) |
| 即位时间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
| 退位/去世时间 | 雍正十三年(1735年) |
| 在位年数 | 13年 |
| 前任皇帝 |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 继任皇帝 |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三、结语
雍正在位虽然只有短短13年,但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和治理理念对清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以勤勉治国的精神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了解雍正在位的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