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文言文翻译】“余音绕梁”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或言语之美,令人回味无穷。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篇,讲述的是韩娥的故事。下面我们将对“余音绕梁”的原文进行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其内容与含义。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昔者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翻译:
从前,韩娥前往齐国,途中粮食耗尽,经过雍门时,她靠唱歌卖艺来换取食物。她离开之后,歌声仍在梁间回荡三天,没有断绝。
二、
“余音绕梁”这一成语,原本是描述韩娥的歌声优美动听,即使她离开后,声音仍久久不散,令人难忘。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艺术作品(如音乐、诗词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在文言文中,“余音绕梁”不仅是一种声音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体现出古人对艺术美感的高度追求。它不仅是对声音的赞美,也是对艺术感染力的肯定。
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表
| 文言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含义说明 |
| 昔者韩娥东之齐 | 从前,韩娥前往齐国 | “昔者”表示过去,“东之齐”指向东前往齐国 |
| 匮粮 | 粮食耗尽 | 表示韩娥当时经济困难 |
| 过雍门 | 经过雍门 | 雍门是地名,表明地点 |
| 鬻歌假食 | 靠唱歌卖艺来换取食物 | “鬻歌”意为卖唱,“假食”即换饭吃 |
| 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 | 她离开之后,歌声仍在梁间回荡三天 | 表现歌声的美妙和持久 |
| 不绝 | 没有断绝 | 强调声音的延续性 |
四、结语
“余音绕梁”不仅是一个文学典故,更是中华文化中对艺术美的高度概括。通过文言文的表达,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声音、情感与艺术的细腻感受。如今,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诗篇,甚至是感人至深的话语,展现出语言与艺术的永恒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