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草草指的是谁元嘉草草解释】一、
“元嘉草草”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句话意指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424—453年)急于北伐,但因准备不足、指挥不当,最终导致战败。后人用“元嘉草草”形容做事仓促、缺乏周密计划,结果失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则是“仓促、马虎”的意思。整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达了对当时北伐失败的惋惜与批评。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词语含义 | “元嘉”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意为仓促、马虎。合起来指做事不认真、准备不足。 |
| 历史背景 | 元嘉年间(424—453年),宋文帝刘义隆曾多次北伐,但因轻敌冒进、准备不足而失败。 |
| 典故来源 | 刘义隆曾效仿汉武帝北伐匈奴,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发动大规模北伐,结果惨败,被迫退守。 |
| 诗词原句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 引申意义 | 后世常用来比喻做事急躁、缺乏准备,最终导致失败。 |
| 作者意图 | 辛弃疾借此表达对当时南宋朝廷轻率北伐的担忧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
三、结语
“元嘉草草”不仅是对一段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一种警示。它提醒人们做事需谨慎规划,不可盲目冒进。辛弃疾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也使这一成语成为后世常用的历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