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资料100字圆明园毁灭简介】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它曾收藏大量文物与珍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报复清政府的抵抗并迫使签订不平等条约,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和抢劫,最终将其焚毁,造成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圆明园概况与毁灭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圆明园 |
| 建造时间 |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
| 性质 | 清代皇家园林 |
| 特点 | 集中西建筑风格,藏有大量文物 |
| 毁灭时间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
| 毁灭原因 | 英法联军侵略,为报复清政府并逼签条约 |
| 毁灭方式 | 抢劫、焚烧、破坏 |
| 文化影响 | 中华文化重大损失,历史警示 |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建筑的损毁,更是民族记忆的创伤。如今,遗址成为人们铭记历史、反思过去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