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是什么意思】“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常用于形容极小的重量。在现代汉语中,“锱铢”一词多用来比喻极其细微的利益或事物,强调对小事的计较或重视。下面将从定义、用法、来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锱铢”一词源于古代的计量单位,其中“锱”为古代重量单位,1锱等于60铢;“铢”则是更小的单位,1两等于24铢。因此,“锱铢”合起来指的是非常微小的重量单位。
在现代汉语中,“锱铢”被引申为对极小利益的计较,也常用于形容人过于精明、斤斤计较的行为。例如:“他为人太过锱铢必较,难以合作。”
此外,“锱铢必较”是一个常见成语,意思是连极小的数目都不放过,形容人非常吝啬或计较。
二、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词语 | 锱铢 |
| 原意 | 古代重量单位,1锱=60铢,1两=24铢 |
| 引申义 | 比喻极小的利益或事物,常用于形容人计较、精明 |
| 常见搭配 | 锱铢必较(成语) |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过于计较、吝啬,或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
| 例句 | 他这个人锱铢必较,连一块钱都要算清楚。 |
| 文化背景 | 出自古代计量体系,后演变为文学与日常用语 |
三、结语
“锱铢”虽源自古代计量单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演化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征或行为方式。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