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什么意思】“司空见惯”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事情非常常见,以至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或惊讶。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虽然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司空见惯”,但后来在宋代的典籍中,“司空见惯”被引申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司空见惯 |
拼音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出处 |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世引申) |
释义 | 指某事经常发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觉得奇怪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行为非常普遍,让人感到熟悉 |
近义词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
反义词 | 罕见、少见、稀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日常生活 | 老师经常迟到,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
工作环境 | 公司里加班是常态,员工们早已司空见惯。 |
社会现象 | 一些不良风气在某些地方已成司空见惯的现象。 |
三、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负面或中性现象,较少用于正面事物。
2. 语气色彩:带有一定的无奈或批评意味,强调“习惯”背后的冷漠或麻木。
3. 避免误用:不要将“司空见惯”用于表达“喜欢”或“欣赏”的态度,否则容易造成语义偏差。
四、总结
“司空见惯”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们对某些常见现象的熟悉和麻木。它不仅可用于日常交流,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中,用来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