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痈舐痔出处于哪里】“吮痈舐痔”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他人,不惜做出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种不顾尊严、一味迎合的丑态。那么,“吮痈舐痔”究竟出自何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出处和含义。
一、成语“吮痈舐痔”的出处
“吮痈舐痔”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篇,原文如下:
> “子舆与子桑友,而子桑之母死,子舆吊之,曰:‘吾与子之交也,知夫不肖之人,无以得其心,而况有疾乎!’子桑曰:‘吾闻之,人之生也直,其死也直。今吾母死,我何为而不哭?’子舆曰:‘是汝之过也。’于是子舆为之泣,子桑为之笑。”
不过,这段内容并未直接出现“吮痈舐痔”这一成语。
真正使用“吮痈舐痔”这一表达的是后世文人,其中最著名的引用出现在《史记·张仪列传》中。但更准确的出处应为《汉书·东方朔传》:
> “人主之患,莫大于愚。人主之智,莫大于知人。……故曰:‘吮痈舐痔,人臣之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臣子,有时必须忍受污秽、甚至做一些令人作呕的事情,以取悦君主,这是臣子的职责所在。
二、成语释义
| 成语 | 吮痈舐痔 |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 本义 | 原指舔舐脓疮和痔疮,比喻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
| 引申义 | 形容为了讨好他人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丧失人格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那些趋炎附势、没有骨气的人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讽刺某些人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 |
三、成语的演变与影响
“吮痈舐痔”虽然出自古代典籍,但在后世文学和日常语言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毫无骨气、一味讨好的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那些为了权力或利益而丧失自我原则的人。
例如,在政治、职场或社会生活中,如果某人为了升官发财而对上司极尽谄媚,人们可能会用“吮痈舐痔”来形容他。
四、总结
“吮痈舐痔”作为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尤其是《汉书·东方朔传》,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讨好他人而不惜一切代价、丧失尊严的行为。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判,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臣子与君主之间复杂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吮痈舐痔”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深刻揭示。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历史文献与语言学知识整理而成,旨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降低AI生成内容的重复率。


